吾知网

标题: 南征方腊的战争中为什么梁山好汉死伤严重 [打印本页]

作者: jekeyhui99    时间: 2016-7-20 13:10
标题: 南征方腊的战争中为什么梁山好汉死伤严重
南征方腊的战争中,梁山一百零八将阵亡59人,病死11人(含坐化的鲁智深),总计死亡70人。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
伐田虎、征王庆二十回是后来插入的内容,是发生在异次元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考虑。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一月,梁山军马平定辽国班师回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一月,梁山出兵江南攻打方腊。可见中间是没有时间来征讨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的。


其次,从根本上来说,梁山南征方腊之战和先前历次战斗的性质是不同的。
南征方腊是实力均衡、旗鼓相当、有你没我、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死存亡大决战,而先前的战斗都只是非对称、非致命的一般战争。

从三打祝家庄开始,到塞北伐契丹之前,梁山经历的重大战争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地方帮派之间的争斗:三打祝家庄,芒砀山降魔,复仇曾头市。
第二类是进攻地方官府的战役:斗法破高唐,聚义打青州,华州救双雄,智取大名府,分兵打二府。
第三类是反击官军围剿的战争:大破连环马,诈降擒关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第一类战争主要是利益之争,打赢了固然好,失利了也还有充足的时间重新准备、日后再战,没必要和对手拼死力搏。
所以祝家庄打了三次,最后还是登州派病尉迟孙立等八人用木马计智取的。
攻打曾头市中间还花费大量精力赚取玉麒麟卢俊义上山,并粉碎了大刀关胜围魏救赵的军事行动。
另外,这些地方组织的实力都不强。祝家庄只有祝家三子、铁棒栾廷玉和一丈青扈三娘几个高手,曾头市也就只有曾家五虎和史文恭、苏定厉害,而此时梁山的头领都有几十位了。
芒砀山道士混世魔王樊瑞虽然妖法高强,但很快就被公孙胜斗法比下去了。

第二类战争都带有一定的任务:破高唐是为了解救柴进,打青州是为了兼并三山,打华州是为了解救史进、鲁智深,攻取大名府是为了解救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东昌二府是为了定下梁山老大。
这些都是主动出击的行动,在实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自然没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其实这些地方官府的军事实力也都不强。北京大名府相对强大一些,但还是不及梁山泊,不然也不会要大刀关胜前来紧急救援了。

第三类战争中的官军貌似强大,其实都是纸老虎。
呼延灼、关胜两员虎将的威猛悍勇都被巧妙地化解了:呼延灼的连环马被徐宁的钩镰枪破解了,骄傲自大的关胜中了呼延灼的诈降计。
童贯、高俅这样的草包统帅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况且梁山泊还拥有山岭水泊的地利优势。

北伐大辽的战斗过程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
澶州是用水军伏兵攻破的,蓟州是石秀、时迁放火破城的,霸州是宋江用诈降计攻克的,幽州通过识破辽军弱智的伏兵计而占领的。
期间虽然张清被射伤,但被神医安道全救治了;李逵被俘虏,但用兀颜公子换回来了;混天象阵中也有几个好汉受伤,但很快阵法就被破解了。

虽然契丹人是勇猛的游牧民族,但战场是在汉人聚居地幽云十六州,梁山有人和之利。
蓟州是公孙胜的故乡,境内的二仙山是罗真人的修行道场,杨雄、石秀、时迁也在此常住过,知己知彼因此能轻松攻破。
澶州、蓟州、霸州、幽州等地的汉人心向大宋,卢俊义兵困青石峪就是猎户刘二、刘三这两个带路党指点解围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本来兀颜光的混天象阵还是有能力诛杀一些梁山好汉的,但奈何九天玄女给了宋江金手指,天意如此啊。
而且汉化的契丹人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大辽政权处于王朝晚期已是强弩之末,已经没有军事新秀梁山集团彪悍了。辽军虽然一口一个南蛮地骂着宋军,但打起仗来直来直去没有阴谋诡计,还是比较人道文明的。
梁山的战略目标只是要辽国屈服妥协而已,并不是消灭大辽,契丹人是不会拼死力搏了。所以说辽国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实力不及初生牛犊梁山军团。

接下来看一下方腊政权的实力。
江南征方腊之前,方腊已经占据八州二十五县,都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等江南繁华发达地区,并对江北重镇扬州虎视眈眈。
人才上,润州有枢密使吕师囊和江南十二神,苏州有八大王方貌和八骠骑,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石宝、厉天闰、邓元觉、司行方四大元帅以及二十四猛将,乌龙岭有太尉郑彪、天师包道乙和浙江四龙,昱岭关有小养由基庞万春,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书王寅,清溪城有皇侄方杰、太尉杜微,方腊政权的将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丝毫不逊于梁山一百零八将。
地利上,方腊军处于守势,更熟悉江南风土人情,能够以逸待劳地抵抗宋军。
信仰上,梁山泊有“替天行道“、”顺天护国"等主体思想,但方腊的摩尼教组织更严密、思想更有煽动性。

刚刚崛起的方腊政权实力不亚于军阀新星宋江集团,而且二者之间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梁山不灭了方腊就不能洗白上岸,所以不可能与之妥协来避免战争;也不能像以前的战斗一样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轻松地消灭方腊,只能打硬仗、拼血肉。所以巨大的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

然后,具体地分析一下南征方腊损失惨重的原因:

1.由于性质不容,南征方腊的战争和以前的斗争的规则也截然不同了。
以前梁山好汉不论是被地方社团抓住(如祝家庄抓住时迁、杨林、黄信等人),还是被官府天兵擒拿(如关押在大名府的卢俊义、石秀),都不会马上处死,要么是准备押解回京,要么是迫于梁山的威胁而不敢杀害(这一点像《西游记》中的妖怪,抓住唐僧并不立刻吃肉)。
官场有官方的程序正义,江湖有江湖的道义规矩,这些规则使得梁山好汉一个都不能少。但方腊政权才不管这一套,是不会优待俘虏的。
所以井木犴郝思文在杭州一役中被活捉进城,遭方天定凌迟处死,再枭首示众(郝思文是死法最惨的好汉了)。
因为知道方腊军的德行,所以立地太岁阮小二被困乌龙岭时,为了避免被俘后有郝思文的遭遇,就拔刀自刎了。
一般好汉是不屑用毒箭来杀人的,但方腊集团偏好这种邪门勾当。操刀鬼曹正活闪婆王定六在宣州被毒箭射死,金枪手徐宁在杭州被毒箭射伤不治身亡。

2.两位关键人物的离队,大大加剧了梁山好汉的伤亡。
一是梁山的大杀器入云龙公孙胜,功未成便身退,在南征之前回蓟州修道了。
方腊手下也有道法高强的包道乙天师、郑彪魔君。在乌龙岭大战中,包道乙用仙剑砍断了行者武松的左臂,郑彪利用法术杀死了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夫妇。
如果不是混世魔王樊瑞与郑魔君斗法获胜,梁山好汉会有更多人死伤在法术之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孙胜使用道法主动攻击敌人,而非被动的防御,也能减少自身的伤亡。

二是妙手回春的神医安道全。在进攻杭州之前,宋徽宗得病,索取安道全回京了。
前脚刚走,后脚金枪手徐宁便脖子中毒箭,受伤身亡了(徐宁是第一个死亡的天罡星人物)。
在杭州还有六位好汉患瘟疫而死: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白日鼠白胜笑面虎朱富
此外,青面兽杨志病逝于丹徒县,豹子头林冲得风瘫而死,病关索杨雄发背疮而死,鼓上蚤时迁患搅肠痧而死。
催命判官李立金钱豹子汤隆铁臂膊蔡福在攻取清溪城的战役中各带重伤,医治不痊身死。
如果神医安道全一直在军中,梁山因伤病而死亡的好汉肯定会大大减少。例如,既然宋江的背疮能够治愈,那么杨雄的背疮肯定也不会致命。

3.梁山集团从山东到江南,失去了主场优势。
梁山好汉在北方征战所向披靡,依仗水泊梁山的地利多次挫败官军的围剿。但到了地理气候、风土人情完全不同的江南地区,肯定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水土不服。
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柱从海路驶入钱塘江时,遭遇风浪船翻,落入海中淹死。没死在梁山泊的阴沟中,却在杭州湾大海中沉船了,南方的水和北方的水是有区别的。
赛仁贵郭盛攻打乌龙岭时,被山上飞下的巨石连人带马砸死;小温侯吕方与敌将白钦拼斗时,双双跌入岭下同归于尽。他们的死,不熟悉江南地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歙州计败庞万春时,中箭虎丁得孙在山路草丛中被毒蛇咬伤了脚,毒气入腹而死。
杭州因瘟疫而病死的张横、穆弘等六条好汉,难道不也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病关索杨雄、鼓上蚤时迁也都是在江南患病而死的。

4.梁山泊由盛转衰,气数已尽。
气数这个概念本来有宿命论的色彩,但也可以从唯物论的角度来分析解释。
日有朝霞夕阳,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梁山集团起于智取生辰纲、白龙庙聚义,壮大于三打祝家庄、聚义打青州,极盛于卢俊义上山、英雄排座次,招安之后便由盛转衰了。
从王伦占据梁山,到英雄排座次,再到江南征方腊,跨度有十余年,二三十岁的青年英豪已经成长为三四十岁的中年大叔了,身体素质肯定下滑,武力也随之下降。
而且梁山好汉长年累月地走南闯北、打打杀杀,人也衰老得快。
另外,梁山好汉都不注重养生保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饮食习惯不科学不健康。人到中年,肯定少不了三高心脑血管等疾病。
还有双枪将董平矮脚虎王英小霸王周通等好色之徒,更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
花和尚鲁智深长得肥胖而且嗜好喝酒吃肉,很可能是因脑溢血发作而死。
双鞭呼延灼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在抗金战争中阵亡了,应该是英雄迟暮了。
神行太保戴宗在泰山当了数月道士后大笑而死,大刀关胜操练军马下班回家时醉酒坠马病亡,也应该和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5.梁山好汉在以前的战争中顺风顺水、战无不胜,因此高傲自大,心态浮躁,对南方的方腊政权应该是轻敌了。
云里金刚宋万没面目焦挺九尾龟陶宗旺攻打润洲时在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这是第一批死亡的好汉)。真是死的冤枉,又死得窝囊。
金眼彪施恩独火星孔亮因为不识水性,在昆山淹死了。平时在梁山泊不练练水性以致丧命,难道不是自大疏忽了吗?
白面郎君郑天寿攻打宣州时被城上飞下的磨扇打死,注意力不集中啊。
在独松关,焦躁的双枪将董平为了给周通报仇,不顾左手受伤不能舞刀弄枪,弃马步战,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同行的没羽箭张清也头脑发热,放弃飞石绝技,枪法又不熟练,被厉天闰戳死。
在歙州,菜园子张青死于城下乱军之中;而在最后的清溪城战役中,出林龙邹渊摸着天杜迁又是在马军中被踏杀。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因立功心切而死的。
浪里白条张顺自恃水性天下第一,却因为急于立功而被射死在西湖涌金门的水中。
赤发鬼刘唐扬短避长,弃步战而骑马,在杭州城候潮门外被城上放下的闸板砸死。
乌龙岭大战中,黑旋风李逵不熟悉地形却急切地追杀郑魔君,结果害得两个保镖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被乱军杀死。
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为了争夺头功,冲入歙州城时落入陷坑,被乱枪戳死。

6.江东子弟多才俊,北宋末年江南经济发达、文风鼎盛,自然人才辈出。梁山泊汇集了以山东、河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的英雄好汉,而方腊麾下则是江南一带的英才俊杰。
急先锋索超火眼狻狔邓飞丧门神鲍旭在杭州城北关门外为石宝所杀;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又在乌龙岭上死于石宝之手——梁山杀手石宝元帅一共杀了五条梁山好汉,劈风刀、流星锤神出鬼没。
攻打常州时,润州统制张近仁刺死了好基友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
攻打苏州时,飞豹大将军郭世广与丑郡马宣赞鏖战,双双死于饮马桥下。
在独松关,元帅厉天闰一刀斩了小霸王周通;同色中人双枪将董平伙同没羽箭张清来报仇,也被张韬、厉天闰所杀。
在德清县,插翅虎雷横被元帅司行方杀死;同行的花项虎龚旺和敌将黄爱交战,陷倒在溪水中,被将士们乱枪戳死。
方腊水军总管浙江四龙——成贵、翟源、乔正和谢福设计杀死了梁山水军头领立地太岁阮小二和造船大师玉幡竿孟康
武艺可媲美花和尚鲁智深的国师邓元觉与元帅石宝一起镇守乌龙岭,指挥军士杀死了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兄弟。
神箭手小养由基庞万春在昱岭关指挥射死了石秀、史进等六人,又在歙州用连珠箭射死了摩云金翅欧鹏
飞刀高手杜微射死了母夜叉孙二娘险道神郁保四,在他的配合下皇侄方杰戳死了霹雳火秦明(秦明是战死的排名最高的好汉)。

7.方腊集团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方腊既是皇帝又是教主。方腊政权的信仰十分坚定,全军上下能够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就像苏德战争中的苏联红军、抗美援朝中的中国志愿军一样。
反观梁山泊,宋江招安当官的主体思想令很多好汉不满,宗教领袖天闲星公孙胜又是个不爱管事的游方道士。
尚书王寅一介文官,在战争尾声以一敌四不说,还杀了青眼虎李云石将军石勇
战争胜利的黎明之前,跟随李俊前去诈降的短命二郎阮小五被左丞相娄敏中杀死。
在摩尼主义、方腊思想、方天定理论的激励下,南军将士个个都好好造反、天天砍人,连江南的文官都能如此彪悍。

8.梁山集团的作战方针犯了一个大错,就是宋江和卢俊义分兵行动。
梁山总共只有六万兵力,却分散实力来作战,而卢俊义走的又是艰难险峻的宣州、徽州山区。不知道这是不是宋大黑的阴谋,反正这又不是他第一次坑害别人了。
而卢二傻的智商需要充值,在大名府宋江、吴用设计陷害他,使他九死一生、家破人亡,他还感激涕零呢,统帅能力可见一斑。
搞情报工作本该让鼓上蚤时迁这样机智灵敏的人来完成,但卢二傻竟然派史进、石秀等六条好汉带领三千人马大张旗鼓地前去出哨打探,结果纹龙史进拼命三郞石秀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打虎将李忠病大虫薛永都在昱岭关前被乱箭射死。
这六条好汉之死和这个错误的分兵策略大大相关,另外在卢俊义行军的湖州、歙州等地的人员伤亡也可以大大减少。
同时,厚黑统帅宋江和狗头军师吴用的军事能力也很烂。在乌龙岭,宋江、吴用竟然派实力平平的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去阻击智勇双全的石宝元帅,远比马谡守街亭还不靠谱。

梁山好汉南征方腊路线图,截自《图解水浒传》。
(注:睦州到清溪、清溪到帮源洞应是宋江的行军路线,黄海应为东海。)

——————————————————————————————————————————

附:水浒年表(转载)



第一年(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约正月  高俅任殿帅,王进出逃
约二月  王进遇史进【时年十八九岁】,收徒
约九月  王进告辞



第二年(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约三月  太公去世
六月中旬 史进整军备,后与少华山三人结交
八月十五 事发,史进弃家上山
九月   史进至渭州,遇鲁达、李忠
     鲁达拳打镇关西,逃走在外
约十月  鲁达五台山出家,法号智深
                (此处出现第一次较大的时间错误:书中说出家四五个月后一闹五台山,当时为初冬,但实际出家之时就是初冬了。后面写又过三四个月后二闹五台山被打发去东京,却是次年二月,可见一闹五台山和出家之间应该很近。)



第三年(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
二月   鲁智深被遣往东京
     于路,桃花村打周通,瓦罐寺重逢史进
三月   鲁智深至东京,分管菜园
三月廿八 鲁智深与林冲结交【时年三十四五岁】
四月   林冲被骗入白虎节堂
六月   林冲刺配沧州,
     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护送往沧州
约七月  林冲至沧州,遇柴进【时年三十四五岁】
约十一月 火烧草料场,柴进荐林冲往梁山
     林冲因投名状与杨志相斗,梁山入伙
     杨志往东京图谋复官
约十二月 杨志卖刀杀牛二



第四年(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
二月初九 杨志刺配,至大名府
二月中旬 杨志与索超比武,升任提辖
五月   晁盖、刘唐、吴用、公孙胜、阮家三兄弟、白胜七星聚义
     杨志押运生辰纲起身
六月初四 黄泥冈智取生辰纲
六月   鲁智深、杨志占据二龙山
约六月  生辰纲事发,宋江报讯,七星议投梁山,朱仝私放晁盖
     火并王伦,晁盖入主梁山
约九月  梁山破官军,擒黄安
约十月  宋江纳阎婆惜为外室



第五年(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约四月  阎婆惜勾搭张文远,宋江约略知情
八月   刘唐送书信金条拜谢宋江,报讯事发,宋江杀惜
约十月  宋江至柴进处,遇武松【时年二十五岁】
     武松回乡,景阳冈打虎逢兄
十二月  金莲戏叔,武松往东京公干



第六年(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正月   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毒杀武大
三月   武松杀奸
六月   武松刺配孟州,十字坡打店,遇孙二娘、张青【时年三十五六岁】
     遇施恩【时年二十四五岁】,
七月   武松醉打蒋门神,入张都监府
八月十五 武松遭陷害入狱
十月   武松刺配恩州,血溅鸳鸯楼,十字坡改装出家
十一月  武松白虎山打孔亮,重逢宋江
     武松上二龙山,宋江投清风寨
十二月  宋江清风山被劫,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
     宋江放刘高夫人,下清风山见花荣



第七年(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
正月十五 刘高捉宋江,花荣与之相斗
正月   刘高二捉宋江,黄信擒花荣
     清风山劫囚车,宋江陷害秦明
     宋江等人投梁山
约二月  宋江路收吕方、郭盛,遇石勇寄书,宋江回乡被捕,花荣等上梁山入伙
约四月  宋江刺配江州
     于路结识李立、李俊、童威、童猛、薛永、穆春、穆弘、张横
五月   宋江到江州,遇戴宗、李逵、张顺【张顺时年三十二三岁,年龄为四人之末】
六月   宋江浔阳楼题诗入狱
     戴宗入梁山,吴用骗萧让、金大坚上山做假书
     梁山发兵往江州
七月   黄文炳识破假书
七月十九 江州处斩宋江、戴宗,梁山劫法场
     白龙庙聚义
七月下旬 打破无为军,众人上梁山
     路收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
约八月  宋江回家接父,受天书
     公孙胜回乡探母
     李逵下山接母,收朱富、李云上山
约九月  戴宗下山访公孙胜,收杨林、邓飞、孟康、裴宣,遇石秀
     杨雄【时年二十九岁】、石秀结拜【时年二十八岁】
                (此处书中出现第二次较大的时间错误:宋江说公孙胜百日已过未归,但其实此时才过了一个来月,因戴宗这次下山听得有人议论李逵探母乃是最近的事情,水浒的事件又很紧凑,不可能平白空出将近一年来什么事都不发生,所以不会是第二年的九月。)
约十一月 潘巧云勾搭裴如海
十二月  杨雄、石秀杀人,带时迁投梁山
     时迁偷鸡失陷祝家庄,李应与祝家庄反目
     杨雄、石秀上梁山入伙,梁山发兵攻打祝家庄



第八年(政和八年、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
约正月  三打祝家庄成功
约二月  雷横枷打白秀英
约四月  朱仝私放雷横上梁山
约六月  朱仝刺配沧州
七月十五 李逵杀小衙内,逼迫朱仝上山
约九月  李逵打死殷天赐,柴进失陷高唐州
约十月  梁山攻打高唐州,戴宗、李逵搬请公孙胜,路收汤隆
     梁山打破高唐州,柴进上山
约十一月 呼延灼攻打梁山
     时迁盗甲,徐宁上山
约十二月 梁山大破连环马,呼延灼败投青州,途中失马,借兵攻打桃花山



第九年(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约正月  三山同归水泊,梁山打破青州,呼延灼上山
约二月  鲁智深招纳少华山,史进、鲁智深同陷华州
二月中旬 宋江结识宿太尉,梁山打破华州
约三月  梁山收降芒砀山,樊瑞拜公孙胜为师
     段景住上山,为夺马事,梁山攻打曾头市
     晁盖中史文恭毒箭归天
五月   吴用往大名府陷害卢俊义【时年三十二岁】
     卢俊义被骗入梁山
八月   卢俊义回家遭捕
约九月  刺配沙门岛
     燕青【时年二十四五岁】救主,石秀跳楼劫法场
十月   梁山攻打大名府
     关胜【时年三十二岁】攻打梁山
约十一月 梁山收关胜,再打大名府,擒索超
     宋江发病,退兵,张顺请安道全



第十年(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正月十五 梁山打破大名府,卢俊义上山
二月   梁山打破曾头市,卢俊义活擒史文恭
三月初  梁山打破东平、东昌府,一百零八人聚齐
四月下旬 石碣受天文,英雄排座次

【——————我是七十回本与一百回本的分隔线——————】

九九重阳 菊花会,宋江露招安意思



第十一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正月十五 闹东京,柴进入禁苑,宋江等结识李师师
约二月  假宋江事件
三月廿八 燕青泰安州打擂   
四月   第一次招安失败
约五月  童贯出兵
约六月  两赢童贯,高俅出兵
约七月  第二次招安失败
约十一月 活捉高俅上山



第十二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正月   燕青入东京,见徽宗
二月   第三次招安成功
三月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约四月  攻辽
约十一月 平辽回师



十二月  出兵攻打平行世界的田虎

【一百二十回本平行世界的第十三年(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三月十六 张清成亲
四月   平田虎
五月   出兵攻王庆
十二月  平王庆,回到现实世界




第十三年(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正月   出兵江南,攻打方腊
八月   平方腊
八月十五 鲁智深圆寂
九月   回师受封



第十四年(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约二月  林冲病逝
三月   卢俊义被害
四月   宋江、李逵死
约五月  花荣、吴用上吊自杀
作者:吴会云间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391305/answer/445428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作者: jekeyhui99    时间: 2016-7-20 13:11
作者:仟音一心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391305/answer/534309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周思源:这集咱们来讲讲梁山军征方腊为什么死那么多人。

    周思源:梁山军征辽之战打了几个月,总得说来是有惊无险,相当顺利,除了没羽箭张清等极少数几个将领负伤外,梁山头领没死一个,可是仅仅隔了几个月之后,征方腊之战,梁山军竟然一下就死了59位头领。那么就很奇怪了,是方腊军特别能打?还是梁山军由于刚刚打完一场大仗,征辽,从北方到南方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可是再怎么着也不能差那么远哪。

    周思源:这两场战争的结果,伤亡的情况大不一样,所以很多人都看不懂,包括我,年轻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施耐庵、罗贯中的一大疏忽,写得不好。当时我还想,是不是因为故事流传有早有晚,前面的故事可能比较成熟,后面没有一个很长的流传过程,当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直到中年以后,在对四大名著重新进行比较研究时,我才感到一个问题,像施耐庵、罗贯中这样伟大的作家,他们不应当写得那么粗糙,他们不应当想不到这个矛盾,可是他们还是这样写了,他们既然这样写,就必有道理。这就说明,他们别无选择,或者说,这是他们所有选择中的最佳选择。

    周思源:什么选择呢?他们要通过梁山军征方腊使这支队伍尽快地瓦解。因为我们在阅读水浒梁山军征方腊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感觉,这梁山军简直就跟不会打仗似的,还有一个感觉,这作者好象就是成心要让梁山军的头领们死得多点儿,死得快点儿,死得越多越好,越好越好。其实你仔细想想,还就是那么回事。

    周思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这样呢?20世纪70年代评水浒的时候,梁山军征方腊是宋江的一大罪状,投降派,接受朝廷招安,带领梁山军征方腊,打自己的阶级兄弟去了,这可不就是一大罪状吗?背叛了农民起义,结果两败俱伤,方腊军被消灭了,梁山军也受到了重创,最后瓦解了。其实我在上一讲里面讲过,征辽在历史上并没有,这是施耐庵、罗贯中给宋江和梁山军的一个艺术使命,同样,征方腊在历史上也没有,历史上宋江军和方腊军没有交过手,他们中间隔着上千里地呢,因为方腊活动的范围是在长江以南,现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全境以及江西和福建的一小部分,是那个地区。而且历史上的宋江军和方腊军基本上是在同一年被政府军消灭的,宋江军还要略早几个月。

    周思源:那么为什么要写宋江征方腊呢?水浒里写宋江率大军征方腊,结果受到重创,这同样是作者给宋江的艺术使命。咱们想想一个现象就会明白了。

    周思源:阅读水浒,如果你读得仔细一点儿,你会有一个感觉,水浒在前70回,几乎都不写时间,这个故事的重大事件是哪年发生的,不写。可是就从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开始,就老出现这是宣和几年,看来作者是在有意识地提醒读者注意时间的重要性。对,问题的奥妙,解读的关键就在时间上,前面我们讲到历史上的宋江活动的时间是在北宋末年,北宋快灭亡了,小说《水浒传》写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们注意一下,小说开头写端王被立为皇帝,那是哪年呢?年号是建中靖国元年,这是1101年,宋徽宗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逃跑了,这是哪年呢?1125年,也就是宋徽宗当了25年的皇帝。小说《水浒传》写的故事基本是这二十多年里的故事。可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前基本都没写是哪年。宋徽宗当这二十多年的皇帝,换了五六个年号,他希望换个年号以后国家能太平点儿,边境能安宁点儿,换来换去都不行,可是他换了五六个年号,小说里都没提。结果就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时候,打那以后的重大事件,招安、征辽、征方腊等等,好几回里都出现了这是哪年的事情,年号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了几月,显然作者是有意识地提醒读者注意这个时间。

    周思源:我们回过头来看,前70回有许多故事,其实有许多故事写了七八回、十几回,其实就在这一两年里,有的好几回就在同一个月,或者两三个月里。可是后面,打71回以后,总共才多少年?总共只写了四年的故事,前70回写了二十年的故事,后三十回写了四年的故事,问题就在时间上。什么时间?北宋眼看要灭亡。

   周思源:咱们就要想一想,历史上宋江为首的这支军队没有跟辽兵交过手,现在水浒里梁山军大胜辽兵,大胜以后倒是解了恨了,解了气了,可是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征辽是宣和四年春天的事儿,三月征辽,到冬天这仗打完了,打了半年多,取得大胜,也就是说宣和五年,冬天就回到京师了。可是我们想想,宋徽宗是哪年把皇位扔给儿子的?宣和七年,就是1125年,你看,宣和四年冬天战争就结束了,五、六、七还剩下三年,宋徽宗连皇帝都不敢当了,再过两年,到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徽、钦二宗等三千多人被俘。

    周思源:咱们想想看,当时小说家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这支宋江为首的梁山军存在的话,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也就是说,金兵入侵,宋江这样忠义的梁山军,这样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梁山军必定会积极迎战金兵,梁山军在征辽的过程当中,一个头领都没有战死,所向披靡,大获全胜,金兵能是它的对手吗?肯定打不过梁山军了。就算金兵再厉害,梁山军起码能跟它打个平手吧。即使梁山军打不过金兵,平手都打不过,起码能打上几个月吧,遭受重创,失败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这支梁山军还存在,在保卫京师、保卫边疆,那么历史上就不可能出现宋徽宗不当皇上了,连皇位都扔了,逃跑了,更不会出现太上皇跟皇帝两个人连妃嫔、百官三千多人被俘,不可能出现靖康耻了。也就是说,如果宋江为首的梁山军继续存在,就将改变历史进程!这是必然结果。

    周思源:可是古人不会戏说,施耐庵、罗贯中没有学会戏说,他们是忠实于历史的,因此,他们必须想办法让这支所向无敌、英勇善战的梁山军瓦解。就是说,必须使他们不可能抗金。这样,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北宋朝廷被消灭,两位皇帝等被俘,这样才能忠于历史啊。那么我们想,你要让梁山军瓦解、被消灭有几种途径呢?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在金兵入侵的情况下,梁山军英勇迎敌,最后被金兵杀得片甲不回,许多头领都战死。我们前面分析了,梁山军既然能打得辽军没有还手之力,那就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再者,即使梁山军惨败,许多头领战死,广大读者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讲也难以接受,大家不能眼看着自己尊敬的、心爱的头领们死在异族刀枪的屠刀之下。因为那个时候梁山一百零八将可以说人人都是好汉了,民族英雄嘛,取得了征辽的伟大胜利,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解恨了嘛。所以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讲,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来讲,老百姓不能接受这种结果,所以第一种可能性排除。

    周思源:第二种选择,梁山军在征辽取得胜利之后,由于朝廷阴谋、奸臣当道,最后他们被官军消灭,可是这不可能啊,因为官军已经多次跟梁山军打过交道,没有一次胜利,官军是梁山军的手下败将,根本就不是对手。所以第二种可能性排除。于是,只剩下一种可能。梁山军被自己人瓦解,受到重创。

    周思源:当时自己人还剩下谁?势力最大的就是江南的方腊军。方腊军当时已经占据了江南八州二十五县,方腊已经自称皇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就虚构了朝廷让刚征辽回来的梁山军马上到江南去征方腊,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军受到了重创,头领大批死亡。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周思源:怎么奇怪呢?按理说,梁山一百零八将当中,许多头领都是武艺高强,甚至一个比较普通一点儿的头领跟官军的名将作战都能打得不相上下,而且许多官军的著名将领后来都归顺了梁山。可是这支英雄之师、神武之师,一反常态,在征方腊的过程中简直就像不会打仗似的,每次打仗就死好几个头领,每回都死人,总共八九回的故事,九十八回这一个回目就死了二十四个人。因为什么?时间紧迫,作者只能让他们赶紧死。

    周思源: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刚才不是说了嘛,1123年取得了征辽的胜利,紧接着是征方腊,因为1125年宋徽宗在金兵大军压境,马上要沦陷的情况下他就逃跑了,皇上都不当了。你想想,瓦解梁山军的时间还不能拖得太长,因为如果梁山军存在,金兵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昏庸的宋徽宗就不会想办法把梁山军的头领们都分散到各地去,或者想办法再害死他们。不会,首先得自己保命啊,就把他们留在汴梁,开封附近,京师周围,保护他们嘛。因此梁山军在征辽之后必须尽快征方腊,而且在征方腊的过程中要死得快一点,死得多一点,这样就使得梁山军要在开封吃紧之前的一段时间彻底瓦解。于是就出现了征方腊过程当中许多怪现象。

    周思源:我们来考察一下每一回死的人数你就能琢磨出一点儿道道儿来了。征方腊过了江南以后,91回死了宋万等三个人,92回死了韩滔等五个人,杨志得病寄留丹徒,93回死了施恩等三个人,94回死了徐宁等三个人,都不太多。95回是一个转折点,一下死了最厉害的没羽箭张清,还有急先锋索超,还有刘唐,95回一下死了9个人。96回死了阮小二等六个人。六个人生病,留下两个人照顾他们,总共14个人,减员了,死六个,病六个,留下两位照顾生病的,一下减了十四个。97回缓了一缓,死了孙二娘等6个人,98回死了秦明等24人。你就看得出来,头领死亡减员的速度从95回之后是大大加快!为什么?时间来不及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怪现象。

    周思源:第一,许多头领的表现跟他们过去的表现是判若两人,有的头领过去简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现在就跟不会打仗似的了。比如说混世魔王樊瑞,他不是会法术吗,他手下有两员副将,一个是八臂哪吒项充,还有飞天大圣李衮,这两个人都很厉害啊,当时梁山去收服他们的时候,史进等头领被他们打得逃出去六七十里地呢。这两个人怎么样呢?轻易就死了,李衮一跤跌翻在溪里,还不是大江,被方腊军冲上去乱箭射死。项充为了救他急忙钻下岸来,被绳索绊翻,结果被方腊军乱军涌上,剁作肉泥。还有死得更简单的,掉河沟里淹死的就好几个,被箭射死,马踏身亡,还有被毒蛇咬死的,莫名其妙,有时候几句话死了好几个。这是第一种情况。

    周思源:第二种情况,死得不合情理,莫名其妙,比如梁山头领中一百零八将,咱们想想,谁武艺最高强?可能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说林冲的,有说鲁智深的,有说关胜的,我认为梁山一百零八将当中,论武艺最高强的是没羽箭张清,所以他是最后才被宋江收服的,为什么?因为他不能早点儿上梁山,他要早上梁山那底下就没戏了,没羽箭张清上去几个石子,百发百中,问题都解决了。这张清厉害到什么程度?在征辽的过程当中几次恶战,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都是他上去的,不论多么厉害的辽将,只要张清一出,无不死伤。张清武艺高强到什么程度,咱们回忆一下,大概是70回吧,梁山头领出战,15位头领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鲁智深,鲁智深是被没羽箭张清一粒石子打到脑袋上头破血流,翻身落马,如果不是武松舍命相救,他可能就没命了,鲁智深之前是从无败绩啊。另外杨志真好汉,武艺高强,杨志被张清的石子打的胆战心惊,伏在马鞍子上逃回来,杨志过去表现从来没有这样的。有谁打得过杨志啊?结果张清在征方腊的时候表现怎么样?也奇怪了,他打这仗的时候,居然不用他最拿手的石头子,用什么?长枪。结果这长枪扎出去,扎在松树上了,太用力了,拔不出来,结果方腊手下有一个将领在背后给了他一枪,张清就这么死了,你说死得奇怪不奇怪?可是张清之死可以让咱们比较细心的读者恍然大悟,为什么?因为张清太厉害了,张清必须早点儿死,而且他不能用石子,因为他用石子百发百中,对手没跑的,肯定不是被他打死就是打落下马,所以他不能用石子,这是故意的。张清之死就使我们能够明白一些道理。

    周思源:有些人为什么不参加征方腊?因为张清死得比较早,如果他很晚死的话,很多仗如果打不赢,把张清派上去不就解决了吗?不,所以张清95回就得想法让他死。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公孙胜是副军师,在梁山坐第三把交椅,他没参加征方腊,他要回到师傅那儿去。这样咱们就明白了,因为公孙胜不能参加,你想公孙胜会法术,这仗如果打不赢,如果梁山受到点儿损失,把公孙胜派出来,公孙胜一行道法,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什么仗赢不了?所以公孙胜不能参加。

    周思源:另外我们还可以明白同样的道理,杨志为什么不能参加呢?杨志一过长江就病了,病退了,杨志也挺厉害的啊。但是在写的过程当中,最难让读者接受的就是98回一下子死了24位头领,其中有一仗就死了八位,在浙江跟安徽交界的昱岭关前,小说写得很清楚,这昱岭关地势非常险要,关前是一条窄窄的山路,两边山高林立,就连咱们这些没当过兵,没打过仗,看过几本古代打仗小说、武侠小说的,连咱们都明白,像这种地方你是不能强攻的,人也不能多,要想法儿智取,要想法儿绕到山背后或者怎么着,这点儿常识咱们都有啊,可是怪了,好多梁山头领都是久经战场,他们居然不明白,大家居然扎堆儿强攻,最后都被什么滚木擂石,什么乱箭啊,一下死了八个,用小说里的话就是“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因为已经到98回了小说马上要结束了,所以作者赶紧让他们死。

    周思源:另外我们通过张清之死还可以明白有些头领的安排是作者的“阴谋”,作者要想办法让这些头领通过其他途径离队,丧失战斗力或者死掉。当时小说96回写道“杭州城里瘟疫流行”,结果六个人病了,留下俩照顾的,读者到这儿就明白了,这是作者要让这些人不能参加征方腊,而且这些人当中恐怕将来都得死。果然,到最后怎么样?留下的八个人当中死了六个。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张青之死,就交代一句话,说“乱军之中又折了菜园子张青”,怎么死的都不交代。

    周思源:当时不是梁山军采取两路包抄的战术嘛,西线是卢俊义从太湖西岸包抄,他是采取虚写的办法,这样一来,卢俊义那边有不少头领的死去交待就比较简单,看起来这是一个写作方法的问题,实际上这样写有个什么好处呢?因为许多头领战死,或者被毒蛇咬死等等等等,几句话交待过去,可以减轻读者在情感上的痛苦和压力。

周思源:总而言之,由于时间紧迫,梁山军必须在金兵大军压境之前瓦解,所以征方腊一战不但死了59位头领,而且还病死了好几个,有的离队了,有的受重伤留下了,最后回到京师的只有二十几个人。可是这二十几个人里头一二三把手都在啊,宋江、卢俊义、吴用,有领袖型、军师型,还有大将型,花荣、李逵等不少呢,所以还要进一步瓦解它。

    周思源:怎么瓦解呢?这些人当中有的要求回去当老百姓了,有的辞官了,基本上安排都比较好,大部分都是善终,为什么?作者理解读者的审美心理,如果再写得都挺惨的,读者心理受不了啊,他不能眼看着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死那么惨啊,你总得给人安排一些比较好的出路吧,这当中就很有讲究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位,混江龙李俊,他们当时征方腊的过程当中在太湖边遇到费保等四人嘛,费保本来他们要劝李俊落草的,但李俊说不,我现在得跟着哥哥征方腊,我有使命,但我将来可以回来找你。果然,李俊在征方腊胜利之后,不负前约,信守承诺,找到费保等人,然后他们打造了船只出海了,后来李俊到了暹罗国,就是泰国,当国王了。跟他走的还有几个,什么二童兄弟等的在那儿都当了大官儿了。这样读者心里会感到一种安慰,因为李俊他们在梁山都不是本领最高强、威望最高的,像李俊这样的人在梁山少说也有四五十,可是你看李俊到了一个遥远的暹罗国,居然当了国君了。哎呀,要是咱们的梁山头领们都有这样的机会,多好啊。这是给读者的一剂安慰,大家心里就会感到比较好受一点儿。

    周思源:还有,比如戴宗。戴宗的死非常有意思,戴宗先是主动辞官,然后到泰山脚下的岳庙出家,几个月之后无疾而终。为什么戴宗尽管是善终,还要让他死得早一点儿?因为戴宗有一个奇特的本领,他日行八百,夜行一千,走得很快,如果戴宗不死,将来金兵入侵,形势紧急,戴宗得到消息,马上通知这儿的头领,那儿的头领,大家领兵出来作战,那历史就改变了啊,所以得早点儿安排戴宗死,但他是得了善终的。还有,比如阮氏三兄弟,已经战死两个了,就剩了一个,最后阮小七也辞官了,辞官以后回去奉养老母,活到六十岁,这在当时就算是已终天年,六十岁已经是很高寿了。因为那时候一般讲五十岁就不算夭折了,就是已终天年了。

    周思源:再比如关胜,因为关胜是三国关羽关云长的后裔啊,在梁山泊排座次的时候他的位置排在林冲之前啊,像关胜这样的不能死在敌人手里,最后关胜怎么样?有一次操练兵马回来喝醉了失脚落马,得病身亡。就是说,从落马、受伤、得病到去世,有一个过程,这样的话可以减轻读者情感上的压力。

    周思源:还有的人也是意味深长的,梁山一百零八将你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机会抗金啊,当时宋江害死了,李逵害死了,吴用、花荣在宋江的坟墓旁上吊死了,卢俊义也死了,领袖型、大将型都死了,你总不能让所有的梁山头领都没有机会抗金啊,这点读者从审美心理来说也不能接受啊,作者明白这一点,他安排了人,安排得非常巧妙,其中不是写到了美髯公朱仝吗,写到了两三个人,其中美髯公朱仝特别值得深思,美髯公朱仝后来跟随抗金名将刘光世北伐,朱仝一直当到太平军节度使,相当于什么呢?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这样的地位,而且他管地方的行政,有点儿像后世清代的总督,起码是巡抚,就是封疆大吏了。

    周思源:咱们想想,朱仝在梁山的地位不是最高的,不是一流的,像朱仝这样的人在梁山少说有三四十,读者就会想,要是梁山一百零八头领都还健在,哎呀,那是什么局面啊?咱们南宋就会光复失地,中原百姓就有救了。从心理上来说,大家会得到一种安慰。

    周思源:在这儿最重要的就是要交代一下李逵之死。因为李逵之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评水浒的过程当中成了宋江的一大罪状,当然了,也不光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过去也有人批评过宋江,但是没那么厉害,而这回特别严重,因为宋江明明知道朝廷送来的这酒是毒酒,你还要让李逵喝?这不是蓄意谋杀吗?为什么要谋杀?为什么要让他死?就怕他将来再反抗朝廷。其实啊,宋江让李逵饮毒酒是作者给他的艺术使命,为什么?奥妙就在于李逵被封官的地点。

    周思源:咱们前面讲到过,宋徽宗在宣和七年(宣和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1125年),在金兵大兵压境,眼看汴京(开封)不保的情况下,慌忙禅位,自己当太上皇往南逃跑了,逃到大运河跟长江的交界点,江南的润州,润州的州治在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江苏省的镇江。那个时间是公元1125年的冬天,也就是说,1126年1月的样子。咱们想一想,李逵,我刚才说了,奥妙就在地点上,李逵当时征方腊回去以后不是朝廷封官嘛,把宋江封在哪儿啊?楚州,楚州就是现在江苏省北部的淮安扼守的淮河和大运河交界的地方。李逵封在哪儿呢?就封在润州,他是润州都统制,他手下有三千兵马。

    周思源:咱们想一想,如果李逵当时活着,宋徽宗逃到了润州,你说按李逵的脾气,是用板斧把这个混帐太上皇劈了,还是李逵带领他手下的三千人马,一路招兵买马杀上东京,保卫京师,打败金兵,或者说尽管没打败也有一场恶战啊,将来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了。所以李逵必须在宋徽宗还当皇帝的时候,还没有禅位逃跑之前就死掉。宋江也是啊,他们俩都是1124年夏天的时候死的,形势还不是特别紧张的时候。所以,让李逵死是给宋江的任务。

    周思源:你想,李逵那么有本事,谁能把他杀了?他服谁啊?这个差事只能让宋江来完成的,所以宋江是代人受过,这是宋江必须完成的一个艺术使命。

    周思源:宋江代人受过是代谁呢?代施耐庵、罗贯中吗?既是,又不是。为什么?因为确实是施耐庵、罗贯中这两位作者这么写的,是他让宋江毒死李逵。要不然情节就不好安排了,历史就得改变了,可是施耐庵、罗贯中也是出于无奈,他为了尊重历史事实,只能在金兵大军压境之前、北宋灭亡之前让所有有可能改变靖康之耻的领袖型、大将型、军师型人物统统死去。这就是作者在创作时经常会遇到的无奈与尴尬,甚至痛苦。



作者: jekeyhui99    时间: 2016-7-20 13:49
一部《水浒传》,百年来流传甚广,深入民间,可是您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问题问的,《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是写《三国演义》的,上学时课本不就是这么写的吗?

  但近年来,学界对《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产生了疑问。甚至《水浒传》故事的诞生地也被说成是罗贯中的家乡——山东东平,就连当地导游都已经公开向游客宣传,罗贯中才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只是化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古争论:

  《水浒传》作者是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从明代以来,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目前最受认可的说法是施耐庵作,在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水浒传》的作者冠名一直为施耐庵。

  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现代新说:

  罗贯中化名“施耐庵”?

  2006年8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专家又重新提出了“罗贯中说”。他们普遍认为,《水浒传》在明初是禁书,不可能实名出版,罗贯中本身就是山东东平人,而施耐庵在历史资料中却查不到踪迹。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很有可能托名出版。在明代早期版本中就有罗贯中单独署名,后期又发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

  “施耐庵”倒着写就是“俺乃是”,用山东口音说施耐庵,发音也是“实乃俺”,而根据当时许多作家撰书署名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俺乃是罗贯中”。在结合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写作特点后,专家们认为这两本巨著是罗贯中运用了不同的作品采集方式撰写而成的。

  纪连海说:

  施耐庵和罗贯中为师徒关系

  纪连海并不认同《水浒传》由罗贯中单独著书的说法,他更认同流传很广的“施耐庵罗贯中为师徒关系”之说。他说,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等书中。

  王道生说:“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也。罗贯中姓罗名本字贯中。尽管历史记载不多,但依然可以考证施耐庵、罗贯中同属元末明初,施耐庵年长二三十岁,二人曾先后参加张士诚起义。有《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王琳娜

  趣味链接

  总有几个悬案想搞清楚

  1.究竟谁是第一高手?

  刀法第一高手:关胜 (公认的,战圣关羽的后人)

  空手第一高手:武松(唯一能空手打死老虎的人)

  枪棒类第一高手: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

  法术类第一高手:公孙胜(只要不是偷袭,基本没人能搞定他)

  射术第一高手:花荣(百发百中,例无虚发)

  摔跤第一高手:燕青(也是公认的)

  砍人第一高手:李逵(砍人无论从数量还是速度上,都是完胜)

  轻功第一高手:时迁(飞檐走壁)

  射门第一高手:高俅(蹴鞠的球门比现在小多了)

  2.《水浒传》里谁最帅?

  小时候卡片里最帅的是马麟和阮小二,看书里描写玉麒麟卢俊义、史进史大官人、小李广花荣和林冲都很帅,不过更多人都觉得最帅的肯定是浪子燕青,因为不帅敢叫浪子吗?不帅能把李师师都迷住吗?

  3.《水浒传》里谁最美?

  答:武装的扈三娘,红妆的李师师。




欢迎光临 吾知网 (http://175999.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